鐮倉-建長寺

2007年12月23日,2008年1月19日


建長寺位鐮倉五山之首,屬臨濟宗。北條時賴於1253年建此禪寺,是鐮倉第一所禪宗寺院,所以名列禪宗五山第一,開山祖師為南宋高僧蘭溪。


到建長寺共有兩次。第一次是12月23日,緊接圓覺寺後尋訪建長。由於對相機的性能不熟悉, 前一晚上沒有充電,在建長寺把電池耗盡。後心有不甘,於是在2008年的元月19日又再度尋訪建長寺。至今這是我唯一在鐮倉尋訪過兩次的禪寺。


從圓覺寺到建長寺大約100-200米的路程。建長寺外的牌匾寫的是“天下禪林”。門票的票根著述好像是指:“廣天下求之、育成人材的禪寺”,而單看此意已經感受到其氣魄非凡。孕育人材乃百年之基業,還得廣天下求之。入我門來之有緣人,只要發願成佛之決心,不問出身,我即引之。唐太宗設科舉不也只是為儘得天下英才為我所用-“天下英才皆入彀中”。育之、用之,究竟是哪一層次高些?


建長寺的總門、三門、佛殿、法堂排列成一直線,是中國宋朝時的典型禪宗樣式的伽藍配置。後讀了鈴木大拙的“禪與日本文化”纔知道,這一直線是禪寺唯一的對稱的格局,禪院里其他的建築,都不執著於對稱,反而偏於“一角”的佈局。


第二次到建長寺時,在三門下,看到一和尚好像在為一群俗人解釋院內的歷史,頓時有一種深刻的歷史文化感。這是一種傳承,而由寺內的和尚推動,更能體會到這一種活著的佛教文化。這是有別於導遊為一大群旅客講解(趕鴨子似的商業化)。在此聽者專注,說者用心,沒有喧鬧,沒有聚眾。冬天微微的寒意,帶來的是清爽,是恬靜,是安詳。



三門、佛殿、法堂皆為木製建築,原色的木材增添了古樸之意。



但是真正吸引自己的是由後院往“半僧彷”的一條小路。小路穿過一排小小的住屋,接著是常青的松林柏林,一片片隨風搖曳的竹林,然後是供奉的旗幡,石鐘,牌坊,上山的階梯。來往的人稀少,剛好又逢誦經之刻,佛音隱約飄散。走在路上,聆聽誦經,一切的俗事皆放下,彷彿就只存在於那一刻。


小路通往“半僧彷”,跟著階梯到了山頭,又是一“富士見”-隱隱約約看到了富士山的面貌。


留言

此網誌的熱門文章

鐮倉-明月院-小院無人到、風來門自開

日本現代美術巨匠(一)-橫山大觀

皇居東御苑